在流媒体平台甚至主流媒体被广泛应用的网红词汇“硬核”,已经每天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了,但对于硬核的本来面貌,却鲜少有人知晓,那么我们先简短的进行一个硬科普:
“硬核朋克是朋克音乐的一个子分类,自70年代末起源于英国和北美地区。它较早期的朋克音乐在音色上更加厚重,节奏上更加快速。硬核歌曲通常短小、飞快、嘈杂,主题涉及政治、人身自由、暴力、社会异化、节制派信仰、素食主义、战争和硬核文化本身。
硬核音乐派生了很多融合音乐种类和子分类,其中一些如旋核(Melodic Hardcore)、金属核(Metalcore)、后硬核(Post-Hardcore)、泥泞金属(Sludge Metal)和激流金属(Thrash Metal)已经在主流重型音乐中取得成功。
在美国硬核音乐出现于80年代早期,主要活跃在California、Washington D.C、 New York, Michigan和Boston等地区。.
“硬核朋克”一词的来源无从考证。而温哥华乐队D.O.A在1981年发行的专辑《Hardcore ‘81》则或多或少地帮助了“硬核”一词的推广。直到1983年,“硬核”这个词汇还使用得十分有限,并且主要用作一个描述性形容词(例如,一个乐队可以被叫做“硬核乐队”或者一场演出可以叫“硬核表演”)。美国喜欢硬核音乐的年轻人通常简单地把自己归为朋克乐迷,即便他们对70年代末的原型朋克音乐压根没有半点兴趣(例如,Ramones、Sex Pistols、The Clash、The Damned等)。在很多音乐圈子里,“硬核”算是个圈内词,意为“music by people like us”。在当时很多硬核乐队没有厂牌的支持来发行自己的音乐,于是产生了硬核音乐的DIY风潮。绝大多数硬核乐队利用四轨录音机制作自己的低成本唱片并在演出现场或通过邮递的方式贩售。而现场演出则通过杂志、社区广播、宣传单和电话的形式进行宣传。硬核乐迷们喜欢一种以T恤和牛仔裤为搭配的“dressed-down”穿衣风格并留着短寸头。”(内容节选自豆瓣《硬核音乐发展史》BlackXThorn。)
作为多种音乐风格的源头,硬核音乐本身也源自朋克,因此在广义的范畴里,朋克和硬核是不分家的。在国内,耳熟能详的朋克音乐节与硬核音乐节也相辅相成,共存并生。在2018年由TOC在长春主办的“志同道核2.0”和2019年在沈阳协办的“stand as one“亦复如是,为东北乐迷带来了硬核朋克的新鲜体验。时隔三年,继吉辽之后,我们选择了冰城哈尔滨,决意在此再次掀起硬核风暴。一呼百应,四方齐聚。已经沉寂多年的CCHC—来自长春的硬核力量Bornfree,来自内蒙古通辽再次整装待发的旋律硬核名宿Ice moon,来自沈阳的节制派盛京猛虎No entry,以及哈尔滨本土*存粹的硬核团体Overcome。东北三省一区四支乐队罕见同台,首次汇集,共建DBHC崭新场景。一场*为存粹的只属于东北Hardcore kids的硬核盛宴,等待你的加入,共同DIY我们的DBHC!
阵容介绍
OVERCOME(哈尔滨)
成立于2013年,所在地:HRB,音乐风格:硬核/朋克,坚韧克服是他们的态度,纯正的HARDCORE精神是他们的底蕴,疯狂的POGO,MOSH在他们的演出现场司空见惯,他们只是一帮热爱硬核音乐的年轻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硬核文化喜欢硬核音乐,也希望制造出更多更纯粹的硬核现场!
Bornfree(长春)
![]()
BORNFREE(生来自由)乐队,2011年组建于长春,前期风格以Beatdown Hardcore为主。目前确定乐手阵容为:张迪(Vocal)、申达(Guitar)、李可(Guitar)、金城(Drum)、张奥迪(Bass)。乐队于2013年线上发表*首单曲《征程Journey》,2014年发单曲《态度》收录于长春摇滚纪录片合集《地下发言》及《我爱摇滚乐》,2015年发*张专辑《冠礼》并进行巡演。
曾参与演出:2013年第二届中国硬核音乐节,2014年大连爱一夏音乐节,2014年长春草莓音乐节,2014-2016年第四、第五、第六届长春热派音乐,2016 年萨满乐队成军十周年全国巡演长春站及多次专场和拼盘演出。想用自己的方式和声音,表达属于他们的信仰与态度。
No Entry (沈阳)
![]()
东北硬核乐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硬核让我们齐聚沈阳。代表年轻人的热血,化身硬核猛虎。我们从2016年一路走来,硬核是我们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禁止散漫入内,欢迎躁动来袭。
CUT FRENZY
![]()
Join our party ,mosh or di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