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棉衣,一场风雪,
铸就了戎夷与石辛的生死抉择。
这不仅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更是对人性善恶的深邃追问。
岁月流转,
石辛的人生轨迹映射出
权力与道德的复杂交织,
引领我们审视内心,
探求光明。
戏剧之光·话剧演出季舞台剧《戎夷之衣》
演出时间: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 19:30
(演出时长约120分钟,无中场)
演出团体: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演出票价:180/280/380元
温馨提示: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门票并非一般“商品”,一经售出不退不换
票务中心电话:0471-8920111/8946999
剧情介绍
《戎夷之衣》话剧剧本由作家李静于2021年完成创作,收录其作品集《我害怕生活》。故事改编自《吕氏春秋·侍君览第八》中戎夷解衣的故事,一个人的棉衣和另一个人的余生,就这样被紧紧地焊接在一起,碰撞出戏剧的火花。
该剧保留了原基本的故事情节和核心要义,围绕“戎夷解衣而死,弟子活下”来展开叙述跨度36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20年)间的戏剧性故事。
战国末期,野心勃勃的楚国欲攻打吞并鲁国,齐国墨家弟子戎夷义士受邀前往鲁国进行援助。于是,戎夷与弟子石辛离齐赴鲁,途中突起大风暴雪,气温骤降,到达鲁国时,城门已经关闭,二人只好露宿城外。夜晚气温更低了,眼看二人都将冻毙于此,戎夷对弟子说:“你把衣服给我,我就能活;我把衣服给你,你就能活。我是大学士,为了国家而舍不得死。你是平凡的小人物,不值得爱惜。所以把你的衣服给我吧。”弟子说:“既然是平凡的小人物,我怎么可能会给大学士衣服穿呢?”戎夷叹息道:“罢了,看来我的学问要失传了。”于是脱下棉衣给弟子穿,自己半夜冻死,弟子石辛因而也活了下来……故事走向也渐渐拉开序幕,石辛为了躲避师兄们的追责,带着救守图逃到楚国大司马“师叔”淳于蛟手下,并协助其拿下了鲁国,成为“鲁县尹大人”,后又与淳于蛟女儿结了婚,当上了“楚国右司马”。十几年后,楚、赵、韩、魏、燕合纵联军与秦国抗衡,但不及秦国势力强大,于是中间石辛使计杀害了自己的岳丈大人,带其头颅又去投靠了秦国,因此,在秦国谋得了“石大人”职位。几年后的某天,石辛奉命前往秦国出使齐国,不料这一次的“出使”,却让其返秦后送上了自己的性命……剧作里隐藏了一个平行的精神结构:一方面,罪恶在主人公身上日甚一日地蔓延;另一方面,公义的精神——道德秩序永恒不变地运行,最终,将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结果。
《戎夷之衣》叙事上融合时空穿插的艺术设计编织了戎夷弟子获救后的人生,力图透过主人公的行动来思考:一个人选择作恶,纯然是环境所迫,还是他自身内部就存在着罪的诱因?于是,戏剧的主题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那就是—不只审判外部的、他人的罪恶,也审视自己的、内在的罪恶,甚至是隐含在“义”里面的“罪”、“善”里面的“恶”。《戎夷之衣》通过简短的故事叩问人心中的光与暗,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亦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创作团队
艺术总监:王可然
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导演;
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新闻社“东西问智库”学术顾问、特聘专家;拓展中国戏剧世界格局的领军人(《中华儿女》评) ; 被媒体誉为世界戏剧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面孔之一。
导演代表作:莫言戏剧《鳄鱼》《你好吗》《少年的,莎士比亚奇旅》等。
编剧:李静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北京日报》高级编辑。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话剧《大先生》《秦国喜剧》《戎夷之衣》,五卷本文集《我害怕生活》等。老舍文学奖·优秀话剧剧本奖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批评家奖得主。
导演:黄龙斌
现为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表演系高级讲师及形体训练课程主管。
黄氏作为导演、演员、编舞和舞者均获得认可,其多方面的才能融汇于他的创作和表演之中。曾参与超过120个演出,现亦为香港戏剧协舞台剧奖评审团
获第一届香港舞台剧界杰出专业精神奖、获第十五届/二十八/第二十九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导演(喜剧/闹剧)和 (悲剧/正剧)、第十届/十一届香港小剧场奖最佳导演、2022年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年度导演。2023年度第十八届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家年奖(戏剧)等。
主要演员
于晓光
中国男演员和流行音乐作曲人,拥有近20年的出道经历。他在影视和音乐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张靓颖《我们说好的》、黄小琥《伴》等音乐作品赢得了广泛好评。在影视方面,他主演的经典历史剧《毛岸英》、都市情感剧《满仓进城》和《二叔》,以及电影作品《建党伟业》和《密战》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近年他主演的电视剧《毛岸英》《索玛花开》和《爱拼会赢》在央视一套热播,连续收视第一,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期,他的新作品包括电影《中国兵王》《老江湖》以及电视剧《新一年又一年》即将与观众见面。